药融云数据,www.pharnexcloud.com;改名后为摩熵医药数据
与单独使用卡介苗(诱导伴维持)治疗相比,Sasanlimab与卡介苗(诱导伴维持)的联合治疗方案显示出具有临床意义且统计学显著的无事件生存期(EFS)改善:风险比(HR)为0.68; 95%置信区间(CI),0.49-0.94;双臂p值=0.019;中位无事件生存期(mEFS)尚未达到。研究显示,相比对照组,联合治疗方案可将疾病相关事件(包括高级别疾病复发或进展)风险降低32%。在预设的更高风险患者亚组中,联合治疗组在无事件生存期方面均展现出一致的获益,其中T1期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期风险比(HR)为0.63 (0.41, 0.96) ,伴有原位癌(CIS)的患者无事件生存期风险比(HR)为0.53 (0.29, 0.98)。
无事件生存期(EFS)是一个复合终点,指从随机分组到首次出现高级别疾病复发、疾病进展、原位癌持续存在或因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等事件的时间。在接受 Sasanlimab 联合卡介苗(诱导伴维持)治疗的患者中,在第36 个月时无事件生存率为 82.1%(95% CI, 77.4-85.9);而在仅接受卡介苗(诱导伴维持)治疗的患者中,这一比例为 74.8% (95% CI, 69.7-79.2)。CREST 研究结果已于4月26日-29日举行的 2025 年美国泌尿外科协会(AUA)年会期间,在全体大会口头报告环节公布。
“长期以来,膀胱癌的临床治疗亟需能够降低疾病复发和进展风险的创新方案。几十年来,卡介苗膀胱灌注免疫治疗都是肿块切除术后的标准治疗方案,但仍有高达50%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治疗失败。”卡罗莱纳泌尿外科研究中心医学主任、CREST试验主要研究者、美国外科医师学会(FACS)会员Neal Shore博士表示,"CREST III期研究结果表明,在疾病早期阶段将Sasanlimab联合卡介苗(诱导伴维持)作为治疗方案,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期,显示出联合治疗方案在重塑膀胱癌临床治疗格局、减轻患者疾病负担方面的潜力与价值。"
膀胱癌是全球第九大癌症,每年约造成22 万人死亡。其中,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约占所有膀胱癌的75%。尽管卡介苗治疗已证实可降低肿瘤复发风险,但是40%-50%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在接受这一治疗后,仍会出现疾病复发或进展。
“最新的关键性 III 期 CREST 试验结果为膀胱癌患者带来了期待已久的治疗突破。作为三十多年来首个与卡介苗联用的免疫治疗,Sasanlimab能为既往未接受过卡介苗治疗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带来显著获益。” 辉瑞肿瘤事业部首席开发官 、Megan O’Meara博士表示,“CREST的研究结果对早期膀胱癌患者意义重大,皮下注射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有效延缓疾病复发或进展,帮助这类患者从创新治疗方案中得到更多生存获益。这些研究结果也进一步彰显了辉瑞对处于不同疾病进展阶段的膀胱癌患者的长期承诺。我们期待与全球监管机构合作,让Sasanlimab成为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重要治疗选择。”
在关键次要终点分析中,与单独使用卡介苗诱导伴维持治疗相比,Sasanlimab 联合卡介苗(仅诱导)治疗,未能延长无事件生存期(EFS):风险比(HR)为1.16;95%置信区间(CI),0.87-1.55;双臂p值=0.312。这一结果显示,卡介苗维持治疗不仅是标准治疗方案的一部分,也是联合Sasanlimab治疗的关键组成部分。针对另一关键次要终点总生存期(OS),较早的中期分析显示,在中位随访40.9个月时,各治疗组之间尚未观察到差异。该研究将继续进行生存随访,并在最终分析中对OS进行评估。对于在随机分组时伴有原位癌的患者,完全缓解率(CR)及其持续缓解时间是研究设定的额外次要终点。分析结果显示,Sasanlimab联合卡介苗诱导伴维持治疗组与单独使用卡介苗诱导伴维持治疗组在任何时间点达到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9.8%和 85.2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在随机分组时伴有原位癌的患者中,在第36个月时,Sasanlimab联合治疗组中仍然有91.7%保持完全缓解,而在单独使用卡介苗治疗组中,这一数字为67.7%。
Sasanlimab联合卡介苗治疗的总体安全性表现与已知的卡介苗安全性表现以及Sasanlimab在临床试验中报告的数据一致。Sasanlimab的安全性表现也与已公布的PD-1抑制剂安全性表现相一致。
Pfizer已将相关数据提交至全球卫生监管机构,以支持潜在的注册申报。
Feel free to call us on
025-85998075
Drop us a line anytime at
sales@popebiotech.com,
and we’ll get back
soon.
Come visit us at 2 Qiande Road, Life Science High Tech Zone, Jiang Ning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China